在我国,农业生产,是我国的一大发展之机,如今在农业中,使用的化肥也都是精制有机肥及微生物有机肥,而在我国的台湾地区,是投入微生物有机的地区,对于微生物有机肥的普及已经非常全面了,所以在当地之中使用较的也是微生物有机肥,但在我国,还有部分人对它存在疑问,它到底有没有肥呢?针对这类问题,云南福欣瑞农业事业来了台农专家的说法,一起来看看吧!
「微生物有机肥料」到底有没有肥?台东区农业改良场指出,不少农友施加微生物有机肥料后,却感受不到肥料效果,难道微生物有机肥料用错了吗?台东农改场实际观察农友田间施作方式后,赶紧跳出来理清观念:「微生物有机肥料本身不会制造养分!而是能提高化肥、有机质肥料利用率。」
但农民尝试使用微生物有机肥料后却无感效果,台东区农业改良场认为,大概是微生物有机肥料的「肥料」二字让农民有所误会。台东区农业改良场助理研究员黄文益解释,微生物有机肥料基本上本身不会制造养分;既然如此,施加微生物有机肥料的目的何在?黄表示,是为了补充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族群以利提升化学肥料和有机质肥料利用率,「所以,就算有浇灌微生物有机肥料,还是要搭配一般的有机质肥料或化学肥料使用。」
黄文益以「溶磷菌」、「溶钾菌」为例说明,表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磷、钾极容易被土壤固定、而不利农作吸收,「能实质供给植物利用的比率可能只有10%~20%。」但若在施加磷肥、钾肥的同时,配合使用微生物有机肥中的「溶磷菌」、「溶钾菌」等微生物有机肥料辅助作用,肥料利用率可能提升至30%。
要让微生物有机肥料肥效「看得到」,黄文益强调,「如何施用」很重要。黄表示,为让田间土壤适合微生物有机肥料菌种生存,农民可先将田间土壤送至农改场进行土壤分析,「土壤太酸、太硷、有机质含量太低,都不适合微生物有机肥料中微生物的生长。」故建议农民先将土壤状况调整好,再施加微生物有机肥料。
虽然肥效无法立竿见影,但黄文益表示,微生物有机肥料有利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用量,甚至也不会造成地下水优氧化问题。
谢奉家更以「中药」理论提醒农民「勿忘追肥」。「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料就跟吃中药保养一样。」谢强调,要持续使用才能见效,假设一周要追肥一次的话,至少要施加四、五次微生物有机肥料,增产效果才会出现。

一、登记在线的「微生物有机肥料」共26件,溶磷菌占多数
农政单位自力推「微生物有机肥料」以来,大动作祭出「使用国产微生物有机肥料,每公顷最高补助5000元」作为奖励,鼓励农民使用目前登记在线的微生物有机肥料已有的26件品牌,其中以溶磷菌占多数。但农民尝试使用微生物有机肥料后却无感效果,台东区农业改良场认为,大概是微生物有机肥料的「肥料」二字让农民有所误会。台东区农业改良场助理研究员黄文益解释,微生物有机肥料基本上本身不会制造养分;既然如此,施加微生物有机肥料的目的何在?黄表示,是为了补充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族群以利提升化学肥料和有机质肥料利用率,「所以,就算有浇灌微生物有机肥料,还是要搭配一般的有机质肥料或化学肥料使用。」
黄文益以「溶磷菌」、「溶钾菌」为例说明,表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磷、钾极容易被土壤固定、而不利农作吸收,「能实质供给植物利用的比率可能只有10%~20%。」但若在施加磷肥、钾肥的同时,配合使用微生物有机肥中的「溶磷菌」、「溶钾菌」等微生物有机肥料辅助作用,肥料利用率可能提升至30%。
二、土壤太酸太硷、有机质含量过低,都不利微生物生长
「要提款,户头里的钱一定要先够。」长年投入微生物研究的药毒所副研究员谢奉家虽然主力开发微生物制剂、生物农药,而非微生物有机肥料,但谢也提出自身微生物研究经验,表示,微生物有机肥料本身没有肥料效果,「而是辅助吸收效果、帮助释放固化元素。」如果土壤中的「磷」含量就不够,溶磷菌也难协助释出「磷」,肥效当然不明显。要让微生物有机肥料肥效「看得到」,黄文益强调,「如何施用」很重要。黄表示,为让田间土壤适合微生物有机肥料菌种生存,农民可先将田间土壤送至农改场进行土壤分析,「土壤太酸、太硷、有机质含量太低,都不适合微生物有机肥料中微生物的生长。」故建议农民先将土壤状况调整好,再施加微生物有机肥料。
虽然肥效无法立竿见影,但黄文益表示,微生物有机肥料有利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用量,甚至也不会造成地下水优氧化问题。
三、谢奉家:微生物有机肥料兼有「抑制病害」一物两用
至于施加时间点如何掌握?黄文益表示,只要避开天气太干燥、下雨天等极端情况,选在生长期前两周、需肥量较高时使用即可;且黄提醒,农民在施用时微生物有机肥料时,切记沿着树冠浇灌,以确保微生物有机肥料深入土壤30~60公分、增加作用范围。谢奉家更以「中药」理论提醒农民「勿忘追肥」。「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料就跟吃中药保养一样。」谢强调,要持续使用才能见效,假设一周要追肥一次的话,至少要施加四、五次微生物有机肥料,增产效果才会出现。